中國是世界上公認的養豬大國,豬存欄量2010年4.70億頭,其中母豬存欄4765萬頭,出欄量2010年6.67億頭,均居世界第一,約占全球的一半。2010年出欄率142%,平均每頭母豬年提供出欄豬14頭。
目前中國養豬生產方式仍以農村散養、小型養豬場為主,生產水平低下,雖是養豬大國,但不是養豬強國或養豬發達國家。近幾年我國規模化養豬發展迅速,目前基礎母豬500頭、年出欄一萬頭以上的豬場約有2500余個,約占總出欄的10%。隨著中國經濟及規;B豬的快速發展,規;B豬所占比例快速增加,傳統的農村散養豬所占比例迅猛減少,同時養豬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集約化集團化養豬企業逐年增多,這將是中國養豬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中國規;B豬的快速發展,中國規;B豬業各種發展模式逐步形成,歸納起來,目前主要有如下幾種模式:
一、從養豬相關產業鏈經營范圍來分類,分為多元化模式及專業化模式。
1多元化模式
其特點是:多元化產業化經營。圍繞養豬相關產業上下游延伸、拓展, 兼營飼料、動保、養豬、屠宰、深加工等相關產業,產業鏈比較健全,綜合市場抗風險能力強,大都是一些很有實力的集團公司,如廣東溫氏以養豬養雞業為主,正在發展動保業、屠宰業、深加工業;河南牧原、海南羅牛山、天津寶迪以養豬業為主,正在發展屠宰業、深加工業、飼料業;江西正邦以養豬業為重點,帶動飼料、獸藥(動保)、屠宰業發展;雙匯、雨潤以屠宰業、深加工業為主,正在大力發展養豬業;雙胞胎、正大、希望及六合、大北農、金新農,以飼料業為主,已經進入養豬業或正在進軍養豬業、動保業;四川鐵騎力士以飼料業為主,正在大力發展養豬業、屠宰業、深加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