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頭數較少,撫育才能較低瘦肉型母豬乳頭數多為6~8對,長白和大約克夏母豬的有用乳頭數為14—15個,杜洛克母豬為12~13個。與當地豬種對比,瘦肉型母豬的撫育才能較低,尤其是作為父本系運用的瘦肉型豬種如杜洛克、漢普夏、皮特蘭等,母豬的泌乳力很低,一般每窩只能育成7~10頭仔豬,這與該豬種體內脂肪含量少、能量轉換為乳汁的才能有關。當地豬種母豬的乳頭數一般為7—8對,多的可達9對。
仔豬的初生體重較大瘦肉型母豬所產仔豬的個體重明顯大于當地豬種,一般仔豬初生重可達13—15千克,而當地豬種母豬所產仔豬的個體重僅為700~ 900克。
運用年限較短,篩選率較高瘦肉型母豬的使用年限一般為3—4年,出產6~8胎,母豬群的年篩選率為25—35%;當地豬種可使用5—8年,出產10 N16胎,母豬群的年篩選率明顯低于瘦肉型豬種。
習慣性和抗逆性較差瘦肉型母豬對養殖辦理條件和環境溫度、相對濕度的需求較高,不太簡單習慣過冷和過熱的氣候條件。此外,對養分與飼料的需求也較高,耗費精料量較多。較低的養殖水平對生長發育、發情、配種、受精、泌乳等均有明顯影響。